大白菜
宋朝的陸佃在《埤雅》說,白菜即使是在凌冬也能生長,常年四季都可以見到,有松樹的節(jié)操,因此名菘。現(xiàn)在俗稱為白菜,植株高40~60cm,呈直立圓筒狀。葉生于短縮莖上,基生葉常散生,濃綠至淺綠色;心葉綠白或淡黃色,互相抱合或密生而成葉球。花冠黃色。 【出處:明代李時珍引陸佃《埤雅》說:“菘,凌冬晚凋,四時常見,有松之操,故曰菘,今俗謂之白菜! 白菜與另一種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幼株(又稱小白菜),成為我國居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蔬。在我國北方的冬季,大白菜更是餐桌上的?,故有“冬日白菜美如筍”之說。大白菜具有較高的營養(yǎng)價值,有“百菜不如白菜”的說法。
蒲菜
蒲菜,俗稱草芽,為香蒲科水生宿根草本植物的一種,其葉鞘抱合而成的假莖可食,具有清涼解毒、涼血、利水和消腫的功效,適合一般人在夏季悶煩時食用。因其對某些婦科病和輔助療效,故亦適宜經(jīng)產(chǎn)期婦女食用。蒲菜入宴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歷史,《周禮》上即有“蒲菹”的記載。明朝顧過詩曰:“一箸脆思蒲菜嫩,滿盤鮮憶鋰魚香”。“蒲菜佳肴甲天下,古今中外獨一家”,這是在江蘇淮揚地區(qū)廣為流傳的民間歌謠,起源南宋抗金名將梁紅玉留下的一個動人傳說。南宋建炎五年,金國十萬精兵攻打淮安,時梁紅玉領兵鎮(zhèn)守淮安被金兵長期圍困,在內無糧草、外無軍援的情況下,偶然發(fā)現(xiàn)馬食蒲莖,因而取蒲菜代食,解決了糧食盡絕困境,軍民同心協(xié)力,終于打敗了金兵,故淮安民間又稱蒲菜為“抗金菜”。自此,食用蒲菜在淮揚一帶廣泛流行開來。如今,蒲菜不僅在當?shù)爻蔀檠缦幸坏辣夭豢缮俚闹鞑,所謂“無蒲不成宴”,而且已經(jīng)跨出淮安,走進了上海、南京等大中城市。
青椒
青椒,主要是根據(jù)顏色來進行歸類,形狀多樣,有圓形、橢圓形、線條形,圓形的青椒,通常也被稱作菜椒或者肉椒。與一些較辣的辣椒品種相比,青椒的辣味相對較輕,甚至有的是完全不辣的。這使得它們在烹飪中既可作為調料增添風味,又可作為蔬菜提供豐富的營養(yǎng)。
海參(鮮)
海參,為刺參科動物刺參或其他種海參的全體,是生活在海邊至8000米的海洋軟體動物,有人稱之為“海人參”,因補益作用類似人參而得名,據(jù)今已有六億多年的歷史。海參以海底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,全身長滿肉刺,廣布于世界各海洋中,我國南海沿岸種類較多,約有二十余種海參可供食用,海參同人參、燕窩、魚翅齊名,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。 海參捕得后,除去內臟,洗凈腔內泥沙,入適當?shù)柠}水中燒煮約1小時,撈起放冷,經(jīng)曝曬或烘焙至八、九成干時,再入蓬葉液中略煮,至顏色轉黑時,取出曬干。海參,既是宴席上的佳肴,又是滋補人體的珍品,其藥用價值也較高。祖國醫(yī)學認為,海參“甘、咸,溫,補腎益精,壯陽療痿”。《隨息居飲食譜》中說:海參能“滋陰補血,健陽潤燥,調經(jīng),養(yǎng)胎,利產(chǎn)”。 我國是一個盛產(chǎn)海參的國家,沿海各省都有出產(chǎn),分為梅花參、刺參、大烏參、白石參、元參、黃參、茄參等。據(jù)《本草綱目拾遺》中說:奉去海參屬第一。其實,奉天(今沈陽)是內陸城市,所用海參是遼東半島渤海灣出產(chǎn)的大刺參。這種參體大烏墨,肉刺顯著,入饌最佳。據(jù)行家講,馳名中外的刺參即是海參中品質最好的,雖然個頭不大,但體壁肥厚、肉質紅糯,體面皮藩,我國人民歷來把它當作補品。南海產(chǎn)的梅花參,稱為“海參之王”,最大者可長達90-120厘米,而且肉厚、質優(yōu)脆嫩,在食用海參中首屈一指。
蠶豆醬
蠶豆醬是以蠶豆、食鹽、辣椒等原料釀制而成的醬,蠶豆醬的特點是顏色紅褐或棕褐色,有光澤,醬香濃郁,咸淡適口。
羊肉
羊肉是指從羊身上得出的肉,古時稱為羖肉、羝肉、羯肉,為全世界普遍的肉品之一,有山羊肉、綿羊肉、野羊肉之分。羊肉肉質與牛肉相似,但肉味較濃。羊肉較豬肉的肉質要細嫩,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、膽固醇含量少。它既能御風寒,又可補身體,最適宜于冬季食用,故被稱為冬令補品,深受人們歡迎。
紅皮魷魚
主要分布在南海、泰國灣、馬來群島、澳大利亞昆士蘭海域。中國槍烏賊的分布北界,約在25°N附近,分布東界約處于中國臺灣島的北端,一般不過臺灣海峽。 記錄最大胴長0.47m,最大體重0.6kg。胴部圓錐形。胴長約為胴寬的7倍。鰭長約為胴長的2/3,兩鰭相接呈縱菱形。
雞肉
雞的肉質細嫩,滋味鮮美,適合多種烹調方法,并富有營養(yǎng),有滋補養(yǎng)身的作用。雞肉不但適于熱炒、燉湯,而且是比較適合冷食涼拌的肉類。但切忌吃過多的雞翅等雞肉類食品,以免引起肥胖。雞肉的蛋白質的含量頗多,在肉之中,可以說是蛋白質最高的肉類之一,是屬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。
白蘿卜
白蘿卜是根菜類的主要蔬菜,屬十字花科蘿卜屬的二年生植物,生食熟食均可,其味略帶辛辣味。我國種植白蘿卜至少已有千年歷史。在我國民間有“小人參”之美稱,也有“蘿卜上市、醫(yī)生沒事”,“蘿卜進城 ,醫(yī)生關門”,“冬吃蘿卜夏吃姜,不要醫(yī)生開藥方”,“蘿卜一味,氣煞太醫(yī)”之說,還有一個俗語表現(xiàn)了蘿卜的益處:“吃著蘿卜喝著茶,氣得大夫滿街爬”。 【性味】生者味辛、甘,性涼;熟者味甘,性平。無毒。
羅氏沼蝦
羅氏沼蝦自20世紀90年代因規(guī);斯び缂夹g的突破而獲得空前發(fā)展。 現(xiàn)已在廣東、廣西、湖南、湖北等多個省市自治區(qū)進行養(yǎng)殖。 該蝦種也被引進到厄瓜多爾、巴西、墨西哥等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。